第七十七章 关门放狗(续)-《乱世栋梁》
第(3/3)页
财力雄厚的寺庙都会经营质库(当铺)、产业,并且放债。
所以,换个角度来看建康城里的这些寺庙,就是一个个当铺、钱庄、金融公司。
家大业大的寺庙,必然和达官显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两者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,而不是主仆关系。
达官显贵为寺庙提供“保护伞”,寺庙在给达官显贵及其家眷提供“心理咨询服务”的同时,也为其提供“金融服务”。
典型的“金融服务”,就是吸纳资金,用于放债,由此获利,给“客户”分成。
亦或是从事抵押行业,由此牟利,回馈“客户”。
所以,达官显贵们有需求,需要通过“合作寺庙”,实现自己的资金“增值”,或者“代理放债”。
李笠觉得“多种经营”的寺庙应该取缔,也不许寺庙有免税特权,并且要限制僧尼数量。
奈何现实就是如此,他暂时改变不了,却能加以利用:让放债的寺庙,参与交易市场的运转,名正言通过一系列制度(譬如担任驵侩)捞钱。
这些寺庙从新制度上获取了好处,等同于其背后的达官显贵,也从新制度上获取好处。
此举等同于两军交战之际,用利益引诱敌人的友军,使其临阵倒戈,对昔日盟友施展“背刺”。
这一招的效果不错,那些放债的寺庙,手握巨额资金却因为没有掌握贸易渠道,无法安心从事大宗货物贸易来获取巨大利润。
现在,交易市场的各种交易制度,实现了这些“金融势力”的多年夙愿。
新成立的“总税司”,控制了建康的石头津、方山津,以及各处篱门,等同于控制了进出建康的物流通道。
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交易市场制度,可以最大限度控制住建康城的贸易渠道。
被李笠拉进来、一起赚大钱的建康大寺庙“金融势力”,就是李笠关门后放出来的狗之一,战斗力极强,敢撕咬任何反对者。
断人财路,如同杀人父母,现在,谁敢断新体制下既得利益者的财路,谁就要倒霉。
李笠经过一栋二层砖楼,二楼人声鼎沸,不时有人声嘶力竭喊着话。
“二百三十五贯第一次!”
“二百三十五贯第二次!”
“好,有买家举牌了,二百四十贯第一次!”
“二百四十贯第二次!”
“还有没有人举牌?二百四十贯~~第三次~~”
“啪”的一声响起,随后听得那人喊起来:“成交!!!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