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6 章-《樱桃十分甜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明月高悬,    夜深了,酒庄逐渐变得静谧。以海浪声作安眠曲,一群人在莫特酒庄度过了大年初二的晚上。

    第二天,    纪初自然醒来时,走出房间来到大厅,便看到徐学曜蹲在纸箱前面,正将一幅画卷起来放进纸箱里。

    他的面前还有好几箱的画。

    外公一辈子都在作画,留在家里的画作寥寥无几,    纪初能预料到留在徐学曜这边的作品一定很多。但没想到会有那么多。

    画作有的仅仅画在宣纸上未装裱,有的则装裱成镜框、立轴或条幅的款式,    还有画成扇面的。画作的尺寸不一。据说酒庄的工人来回从书房搬了几趟才搬完。

    大厅里不见其他人的身影,    徐学曜说他们都还没醒来。

    纪初随手抽了一幅画展开来看,这么多年了,作品上面没有一丝灰尘,可见徐学曜是真的用心在对待这些作品,尽管她的外公并不出名。

    纪初由衷地感谢他:“我替我外公谢谢您。”

    徐学曜摆了摆手:“你外公有才华,    只是生不逢时。要是我再早一点遇见他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他看了看纪初的神情,组织措辞道:“梁老的画基本都在这了,    不过我这藏画多,    也不知道有没有漏的。过段时间我清一清,    要是还有就让人给你送去。”

    这是为那副被高泰擎拿走的画留了余地。

    毕竟那副画拿不拿得回来还未可知,接下来是参展的关键时刻,徐学曜思虑再三,决定还是不要说出来影响她的状态。等唐时把画买回来再说吧。

    “好的。”

    纪初随手又抽出一张制成扇面的画,中国风的水墨画古色古香。

    “这幅画力透纸背,    运笔自如。也不知道我要练多少年才有这样的技巧。”

    徐学曜欣赏过不少名家之画,    这幅山水画确实是上乘之作。

    只是这幅画能拔群出萃,    并不是因为它展现出来的画者的技巧。

    徐学曜:“画技是作画的基本要求。但所有的技巧都是为作品服务,中国画的精妙之处在于‘以形写神’,作品表达的意境才是核心。你切莫本末倒置了。”

    纪初仿佛醍醐灌顶:“差点走进误区了,谢谢徐先生指点。”

    纪初察觉到徐学曜在赏画方面具有独到的目光,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,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,于是又拿了另一幅画跟他探讨起来。

    两人都是爱画之人,聊起来便忘了时间。

    唐时踩着楼梯下来都没人发现,还是他凑到耳边提醒说“该回去了”,纪初才从讨论的状态中抽离出来。

    跟徐学曜道别的时候,他十分不舍:“难得有个后辈如此投缘,怎么不在我这多住几天?”

    被长辈这么夸奖,纪初有些腼腆,对徐学曜的百般挽留不知作何回答,向唐时投去求救的眼神。

    唐时看了她:“fcias艺术展开展的时间快到了。为了不辜负您的邀请函,她得回去好好准备参展的作品了。”

    理由正当,徐学曜不得不放他们走,亲自送到了酒庄大门口。

    唐时对徐学曜的说辞当然不是假的。纪初确实该准备参展的作品了。而且,在纪初提出要去住酒店时,唐时以“这么多画作放在酒店不安全,而且春节画室不营业”为理由,径直把纪初带回山顶别墅。

    在唐时的极力劝说下,纪初被说服了,同意继续借助在他那,直到完成参展的作品。

    别墅的空余房间很多。纪初以为随便选一间给她当画室就好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唐时把几箱画都搬到了他的书房,把自己的书房腾出来给她用,他自己则搬去隔壁的一间客房办公。

    纪初没有直接开始作画,她决定先把外公的画一一看完。作品能体现创作者的心声,看过这些画,便仿佛又一次走过外公的生平。
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纪初从赏画的状态中剥离出来,伸了伸酸酸的脖子,望向窗外,错落的山景笼罩在蔚蓝的天空之下,此处居高临下,远处枫城繁华的市中心仿佛被踩在脚底。

    迷人的景色仿佛有魔力,将疲惫驱散了几分。

    她想起唐时把书房腾给她时说的话:“这间视野最好。”

    她忽然就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。

    书房的门被人敲响。

    纪初拉开门,看见刚想起的人出现在眼前,不自觉带上了笑意。

    看到她,唐时也挂上了笑。她大概不知道,跟她重逢后他露出的笑比过去的七年还多。

    “你弟弟来了。”唐时说。

    纪初一怔,跟着唐时出去见纪见。

    纪见不是空手来的,他手里还拿着一些东西,见到纪初,献宝似地把带来的东西展开:“姐,我给你把以前的画带来了。你看看能不能拿去参展。”

    以前的画?纪初心里浮起一丝微妙的感觉。

    随着纪见的动作,宣纸上的画面逐渐展现出来,纪初定睛一看,不好,那是唐时的画像!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