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3章 千古一完人与北宋张载(二合一)-《视频通万朝,开局剪辑千古一帝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棣也是感叹道,“大宋整体来说的确软蛋,朝堂之上的士大夫的确气人,但不得不否认大宋有些文人品行的确没的说。”

    这话顿时让一众人点赞。

    高阳声音也响起。

    “的确如此,买下这笔墨宝,其实就是范仲淹对当时贫寒交加的张载的变相救济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,不至于让张载难堪。”

    “这点,张载自然也是知道的,但当时,他的确需要这笔钱,于是拿下了这笔钱,除了少量用在了读书和生活。”

    “其余的钱都让张载给存了起来,在十年后,张载弟弟张戬进京考进士,用的是这笔钱,又过了五年,张载本人进京考进士,也是用的范仲淹给的这笔钱!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件事,所以在600年后,明末大儒黄宗義在《宋元学案》中说,范仲淹【一生粹然无疵,而导横渠(张载)以入圣人之室,尤为有功】

    也的确,如果没有范仲淹,哪来后面张载的入圣?

    哪来这横渠四句?!

    张载确实幸运,遇到了大宋号称千古完人的范仲淹,不仅改变了自己终生的命运,还在经济上获得巨额的救助。

    而这也让儒学得到了飞快的发展。

    儒学是幸运的,他在大宋遇到了范仲淹。

    如果说华夏文坛最大的伯乐是欧阳修,那当时华夏思想界最大的伯乐就是范仲淹。

    在大宋这一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中,范仲淹不仅发掘并帮助了张载,还直接指导和关怀过宋初三先生中的胡瑗和孙复,以及理学开山宗师之一的周敦颐!

    范仲淹在思想界,堪称儒学的恩人,而且眼光真是毒辣,他所帮助或指导的后辈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大宋的风云人物!

    而且他善于发现人才、爱护人才,他还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坦荡君子,举世罕见,难怪被世人说范仲淹一生没有一点儿瑕疵。

    难怪,有一句范老千古!

    在当时大宋的大儒看来,张载并不是天才。

    甚至在他们的眼中,张载比之太多人都有所不及。

    但在后世那片璀璨的星空中,张载最终却成为了照亮千年的那颗星,这其中一大半的功劳都源于他的勤学苦读。

    他没有特别高的天赋,他是苦读出来的成就。

    正如范仲淹当年叮嘱他要下苦功夫一样,他真的很努力苦读。

    张载曾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,“夜眠人静后,早起鸟啼先”。

    他将这句话贴在书房两侧,时刻激励自己,每每厌倦的时候,便会看一遍这对联。

    他是苦读熬出来的一代宗师,但在当时,苦读,笨鸟先飞这种理念是不被认可的,当时张载因为苦读,还遭到了二程的嘲笑。

    所谓的二程也是思想家,大宋著名的程家两兄弟,程颢、程颐。

    张载比程颢、程颐兄弟年长十二三岁,按照亲戚关系上来说,张载是他们的表叔。

    但纵然是他们的表叔,但即便是晚辈对长辈,二程依旧批评张载有“苦心极力”之象。

    他们批评张载读书太用力了,堪称艰苦卓绝,跟其他理学家那种优雅的读书方式不一样。

    他们推崇这种悠闲的读书方式。

    而看不起张载这种苦读。

    作为思想家,怎么会苦读。

    嘉祐二年,也就是张载拿着范仲淹给他的那笔钱,参加科举。

    这一次,张载高中,他考中了!

    他登上了那传说中的“千年科举龙虎榜”。

    这一起上榜高中进士的人,除了张载,还有苏轼兄弟、曾巩兄弟、章惇、程颢。

    这一个个进士如雷贯耳,人中龙凤。

    这一年,因为高中进士的人都太厉害,也被称为千年进士龙虎榜。

    高中进士这一年,张载38岁,在一众上榜的牛人中属于超大龄考生,仅比经历更苦的曾巩小一岁。

    但高中进士也意味着苦读出身的张载,总算熬出了头。

    在这次考试后,在当时宰相文彦博的支持下,张载在开封相国寺坐虎皮椅子,开坛讲易经,名动京城。

    他走了截然不同的一条路。

    成圣,讲道,发展自己的理学。

    也就是在这个时期,他第一次见到了他的两个表侄一一程颢、程颐兄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