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:落户-《秦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少年笑了笑,让一旁的瘦黑青年取出几块木板。

    “这是吾等验传,还请老丈检视。”

    里监门接过杨木板制成的“验”和柳木条削成的“传”,瞅了眼上面的文字。

    “内史咸阳上原乡朝阳里,名赵佗,公士爵,高七尺一寸。”

    “验”是秦人的身份证,上面刻写着每个秦人的身份信息,不仅有籍贯住址,还有爵位和身高之类。

    另一块“传”则相当于后世的介绍信,由秦的政务部门派发,上面不仅有更加详细的身份信息,比如注明了赵佗“貌白皙,年十五”之类,更重要的是上面有写了持传者出行的理由。

    秦法严格,庶民百姓居于里中,五户一伍,十户一什,比邻而居。平日里只能在家好好种地,不能随意离开乡里,哪怕是去隔壁乡县都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若要离乡,必须要找户籍所在乡里的里典(同里正,秦王政时期避讳“正”字,故称里典)开据出行证明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这个证明,私自逃跑,被发现后果是非常惨的,那可是严重犯罪。

    将阳(游荡罪)、阑亡(逃亡出关罪)、邦亡(偷渡出境)就是专门惩治这种行为的,一不小心可能就会罚为隶臣妾,终生改造,再无翻身之地。

    而且这种律法不仅游荡者本人要受惩处,若是当地地区的官吏查验不当,都会负连带责任。

    《游士律》规定,游士(像张仪苏秦之类的说客),若是在某地定居逗留,但被查出没有携带官府授予的证件,所在县的官吏要被罚一套甲。

    如果他逗留时间超过了一年以上还没被查出来,当地的官吏更要受到斥责。

    在这种种律法高压下,秦国各地对于验、传的查勘十分仔细,谁也不想担责,想想当年商君被拒门外,作茧自缚的事情就可知道秦律执行的有多严。

    赵佗的验传是由咸阳所发,刺秦之后,秦国朝堂以极快的速度将事情处理妥当,该追责的追责,该奖赏的奖赏。

    赵佗因告奸有功,被赐爵三级,金十镒。

    不过他以自身两级爵位将横赎为庶人,如今只有一级公士爵。

    除此外,他和横都入了秦国国籍,分配在咸阳上原乡的朝阳里中。

    赵佗算是成功落户秦国,在身份上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,再不用像刚穿越时在燕赵之地流浪逃亡,整天过着不知生死的日子。

    两块传上面专门写着让赵佗和横来此落户的事情,在此之前,已有乡上的通知传达下来,所以里监门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两人的来意。

    他仔细打量了一眼赵佗,咧嘴一笑,“原来是你们,且稍待,等我唤里典过来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