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7 决堤,以邻为壑-《大清话事人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!

    王连升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内,说出了很多他本人对于白莲教的看法。

    虽然,主观猜测成分居多。

    李郁还是领了他的情,让他做了饱死鬼。

    让厨房做了爆鱼、松鼠鳜鱼、还有黄酒,都是他平日的最爱。

    “吃饱了吗?”

    “饱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上路吧。”

    李郁起身,离开地窖。

    两个手下架着王连升,拖到了地面。

    “李爷,饶我一命吧,我保证给你效力。我可以帮你对付白莲教,我还能帮您控制胥江码头。”

    然而,无效。

    李郁甚至都懒得回头,只是做了一个切的手势。

    堡内,许多人都在围观。

    只听得行刑的人大声宣布了王连升的罪状:

    “此人乃是江湖中人,却投靠官府,出卖自己弟兄。我李家堡替天行道,行刑。”

    咔嚓。

    血飙起三尺高。

    随后,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一切罪孽,终归大地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千古艰难惟一死。

    李郁感慨道,其实王连升此人还有利用价值。

    但是,他必须处决此人。

    不仅是因为大嫂的托付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杀鸡儆猴!

    若是饶了他,堡内的人说不定也会心存侥幸。

    今天,用这个叛徒的首级告诫所有人。

    造反的路,有进无退,更无岔路。

    断绝一切幻想,跟着自己走。

    这几个月,

    自己长袖善舞,一直极力掩盖造反迹象。

    李家堡的军事实力,一直是偏弱的。

    主要是靠的结交官面人物,还有心狠手辣,借力打力,立足在苏州府。

    这样长久下去,是有隐患的。

    如何低调的进行军事训练,还不被官府察觉。

    若是在西部,找个山谷,或者荒漠就行了。

    可江南人口稠密。

    李郁心烦的走到屋檐下。

    外面是哗哗的下雨,雨水顺着屋檐往下。

    “有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刘武。”

    “在,老爷有何吩咐?”

    “天黑之前,令人在堡墙之上,加盖一层挡雨棚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听清楚了,要能够让火枪手在棚下射击,淋不到雨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刘武穿着蓑衣,提着铜锣去了。

    没一会,劳工队就冒着雨上了堡墙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还让人在堡外100米,50米处,各放置了标靶。

    “军师,听说你要组织火枪射击训练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

    林淮生,范京一时都没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李郁笑道:

    “平时不敢,枪炮声能传出两里路。今天这大雨,根本传不远。”

    “多好的机会,在雨棚下一样列队。”

    “原本想明早再开始的,我现在改主意了,晚饭后就开始吧。”

    “林淮生,伱来指挥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幕下。

    堡外几处标靶,出现了亮光。

    这是李郁特意让人赶制的防雨罩,气死风灯。

    “你们都听清楚了。两处亮光的中间,就是靶子。”

    “开始装填。”

    林淮生拿着小棍,看着装填的动作。

    若是有手忙脚乱,斜眼看他人的,就敲一下。

    逐步纠正,达到熟练。

    前面,放着一个火盆。

    方便众人引燃火绳的。

    “预备,放。”

    一排枪声,撕开雨幕。

    堡内的人,今晚都别想睡了。

    李郁站在城墙上,还是不放心。

    找来了两个疍民:

    “你们俩,划着船出去,听听动静,再回来告诉我。”

    “注意点,避开射击方向。”

    一盏茶的功夫,二人回来了。

    告诉李郁,不到1里就听不清了。

    即使听到了,也像是雷声。

    而且,也看不到枪口的火焰。

    “好雨。”李郁忍不住赞叹。

    这场雨,

    西边的周家村,有不同意见。

    周家大宅,一佃户狼狈的冲进来,惊恐的喊:

    “堤坝快挡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周老爷一哆嗦,竖起两个指头:

    “守住堤坝,老爷我每人赏200文。”

    “老爷,水位越来越高,都和堤坝一样齐了。快上房顶吧,一会堤坝垮了,逃都来不及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咔嚓,一个闪电。

    周老爷的脸惨白,浑身如死人般冰冷。

    要知道,若是堤坝垮了,他家三代人的家业就没了。

    等大水退了,

    除了那些田,还能继续耕种。

    房屋,铺子,金银,全没了。

    他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两步,突然面露凶光:

    “去祠堂,敲钟。”

    周家村,有三分之一的人姓周。

    其余是各家小姓,也都以周老爷为尊。

    许多人是周家的佃户,长工。

    说起来,周老爷不算是坏的老爷。

    当然,和仁慈也不沾边。

    他是个守规矩的乡绅,丰年不会多涨租子。

    灾年,放印子钱的利率也不会抬高。

    而就这样,

    周家村的人私底下,对他的风评不错。

    百姓们是最容易知足的,和其他做事无下限的乡绅一比。

    周老爷还是蛮不错的。

    这是个比烂的时代。

    你不需要做的太好,只要比其他人好一丢丢就够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周氏祠堂。

    3进的瓦房,年年修缮,有专人看守。

    听到钟声,所有人都来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